|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沙漠中建起了“绿色长城”着穿沙公路行进,放眼望去,只见道路两边沙海中高高低低的杨树、松树、沙柳、柠条。微风吹拂下的乔灌木与花草高低错落,疏密有致,长势旺盛,这就是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银肯沙作业区的现状。而在40多年前,这里还是“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的漫漫黄沙。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是几代治沙人多年如一日的初心守护。治沙人探索出丘间湿滩点缀治理模式,乔、灌、草结合的锁边林带科学治沙模式,沟川道路“切隔”治理模式,推广应用沙障固沙造林、前挡后拉、撵沙造林等系列实用造林技术,银肯沙作业区累计形成总面积达28万亩的治理区,林草综合植被盖度由不足3%提高到59%,动植物种类由原来的20余种增加到160余种,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如今,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在库布其沙漠腹地已经建成长148公里、宽14公里的乔灌草相结合的绿色防风固沙林带,区域治理总面积达126万亩,林草综合植被盖度由建场初期的6.3%提高到目前的80%,形成一道横亘在库布其沙漠与黄河之间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保卫生态安全的“绿色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