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是中国丹桂之乡福建省浦城县。
2007年1月11日,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浦城县为“中国丹桂之乡”。2010年07月19日,‘浦城丹桂’获得‘丹桂品种群优良新品种’国际登录证书,‘晨露’获得‘银桂品种群新品种’国际登录证书。至此,‘浦城丹桂’‘晨露’两新品种已取得全球花卉界认可的‘国际身份证’,这标志着‘浦城丹桂’‘晨露’已正式成为国际桂花的新品种而被全世界认知。
浦城丹桂历史悠久。
文献中记载浦城种植丹桂历史已有2500多年,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文献对浦城丹桂的记载—春秋战国
文献中最早提到桂花是在旧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距今2487年。
春秋战国时诗人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在《九歌》中诗句:“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公元前334-前223年,浦城隶属于楚国,岁有进贡,楚人屈原正处这个时期。
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江淹被贬为吴兴(浦城旧名)令,在任3年酷爱县内山水,留下诗赋10余篇。其中多首吟及桂花。
江淹在骚《杂词?悦曲池》中韵道:“桐之叶兮蔽日,桂之枝兮刺天”。“桂之枝兮刺天”赞赏桂枝向上,与上句对应,可想像
到浦城桂树之盛。桂花树冠直径在3米以内时,桂枝都笔直向上,这是大叶丹桂的特点。
宋朝嘉祐二年(1057年),浦城人章衡状元及第,官直集贤院。他回乡捐修祖祠资福寺,作《题资福寺》诗云:“文昌耿耿星常现,桂籍巍巍世不空”。
明清时期的浦城,丹桂的种植已相当普遍几乎达到遍山漫野的地步。清浦城人孙振豪(字汝西)为官归里,筑庐郊外,亲家郑天
锦诗庆贺。诗中云:“小筑精庐附郭宜,阶下桂兰森竞秀”,可见房前种桂之多。
清嘉庆《新修浦城县志》称:“上有丹桂甚巨,数百年物也。”遮天蔽日,中秋花开,满城香飘,邑人视之为桂神。
浦城丹桂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大的知名度。在福建省政府大院.上海世博园和北京奥运场馆都移植有浦城丹桂。
本人从事桂花种植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之久,有着十分丰富的桂花树种植.大树移植.园林绿化等的宝贵经验。而且,苗圃里的桂花树主要是以正宗的‘浦城丹桂’为主,品种纯正,从不假冒,全县远近闻名。其中大规格的‘浦城丹桂’大树在本县允许销售的丹桂树中,不论规格还是树形都属我这里最大。
本苗圃位于205国道旁,距离衢南高速仅3公里,交通便利。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