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年来,20棵草莓苗扎根茅山老区,不仅富了茅山老区的农民,而且惠及省内外多个地区40年来,20棵草莓苗扎根茅山老区,不仅富了茅山老区的农民,而且惠及省内外多个地区,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果果”、乡村振兴的好产业。报道刊发后,引起我市农业科技人员、种植大户等多方好评,并引发广泛思考,认为草莓入镇40年,好似谱写了一首“奋斗交响曲”。 近年来,以农科院副研究员李金凤为首的科技人员又尝试推广草莓穴盘基质苗培育技术,实现了新的突破,解决了草莓种植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引领草莓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农科院创造出来的“容莓”系列新品也得了种植户与市场的广泛认可,丰富了国产草莓种子库。“未来,我们还将扎根镇江、扎根茅山老区,努力在草莓技术上创新创优,持续推动镇江草莓走好下一程,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农民与科技人员在双向奔赴中共赢。” “有品牌才有知名度和影响力,才会有更好效益与长久利益。”江苏省草莓协会副会长、镇江农科院研究员吉沐祥认为,面向新的未来,镇江草莓要对标阳山水蜜桃等先进农业品牌,在品牌建设上持续发力,把产业价值效益充分释放出来。 |